2024年,长泰法院在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法院的有力指导下,主动融入“1658”强区工程,积极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,助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,营造公平有序竞争环境,努力为长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院力量。涉企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等3项机制入选全省、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,并被《中国审判》《中国县域经济报》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。
优化涉企纠纷化解机制 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
在全省首创“涉企矛盾纠纷一体化解”工作机制,畅通环节流程堵点,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。一是司法服务“一站通”。立足兴泰法庭开发区法庭职能定位和区位禀赋,由兴泰法庭集中审理长泰区所有涉企民商事案件,增设保全窗口,派出专项执行组,落实“执破直通”机制,实现涉企案件“保、立、审、执、破”全流程“一门办理”。二是司法保护“一盘棋”。秉承善意文明理念,对涉企业尤其是涉小微企业案件依法慎用执行强制措施,积极拓展涉企信用修复激励效应,依法对300余名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当事人进行信用修复,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。妥善处理涉某食品企业、某化工企业等追索劳动报酬系列案件,维护辖区用工环境稳定。三是司法赋能“一张网”。坚持用信息化支撑优化营商环境,自主研发建成“法智助企”可视化平台,为企业提供实时在线文字、语音、视讯法律服务,现平台共有注册企业306家。发挥司法大数据社会“晴雨表”作用,定期研判企业涉法涉诉高发类型、领域,分类组织企业旁听庭审,举办企业家法治沙龙,助力企业规范管理,也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提供数据支撑。
为劳动者集中发放执行案款
优化重点项目司法供给 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
坚持“从政治上看、从法治上办”理念,充分发挥法律专业优势,助力辖区重点项目稳步推进。一是“腾笼换鸟”助项目落地。开辟“零地招商”司法处置绿色通道,采用司法拍卖、协同执行等综合施策,推动土地、厂房等生产要素向优质企业流转。加强破产审判工作,办结破产案件8件,稳妥推进长泰外贸公司破产清算案,普通债权清偿率达100%,为全市首例。二是“对症开方”助风险化解。强化房地产领域风险的司法应对,运用示范诉讼方式,推动7个楼盘的335件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顺利化解,为保交楼、保民生、保稳定做出积极贡献。联合区信访局、枋洋镇等妥善化解一百八十余户库区移民安置点房屋质量赔偿纠纷,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。三是“把脉问诊”助生态修复。持续助力吴田山废弃矿山综合治理项目,建立“联村法官大走访”工作机制,为土地确权、国有资产处置等重大决策建言献策,着力打造“生态+营商”双优环境,经验做法在最高法院《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动态》、省法院《闽法快讯》上刊载。
开庭审理破产案件
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
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,发挥知识产权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优势,强化全链条、全方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,确保高质量发展推进到哪里,知识产权保护就跟进到哪里。一是营造公平竞争法治环境。依法重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,例如,在涉“旺旺”食品商标侵权案件中,依法从高确定赔偿数额10万元,提高侵权行为人的违法成本,传递侵权必担责鲜明导向,营造“尊重知识、保护创新”良好氛围。二是拓展协同联动共治效应。持续深化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交流合作,建立“管辖法院+近邻法院”协作联动机制,推动形成“跨区域+跨部门”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格局,共同开展知识产权领域联合调解、事实查明等司法协作,有效凝聚知识产权保护合力。三是提升专业化解纷能力。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,成立“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室”,邀请高校专家、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人员、代表委员等担任特邀调解员,提升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调解成功率,降低企业诉讼成本。2024年,知识产权案件调解撤诉率达86.4%。
联合多部门开展知识产权法治宣传